第928章 损失惨重,楚军溃逃!(1 / 2)

易小川紧随其后,手持长剑,奋力格挡。他武功虽不及项羽,但也远胜普通士卒,加之运气稍好,只被流矢划破了手臂,受了些轻伤。但他心中的惊骇与自责,却远比皮肉之苦更甚。他痛恨自己的大意,若非自己未能坚持详细侦查,何至于让三万大军陷入此等绝地?他看着身边不断倒下的忠诚士兵,看着项羽肩头那触目惊心的伤口,心如刀绞。

在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后,项羽这柄决死的尖刀,终于凭借着超人的勇武和部下的拼死掩护,硬生生在谷口秦军的封锁线上撕开了一个血淋淋的口子!

“快走!”项羽浑身浴血,回头对着易小川和残余的部队嘶吼。

残存的楚军士兵如同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拼命从这个缺口涌出。当最后一名士兵踉跄着逃出断魂谷时,项羽再也支撑不住,庞大的身躯晃了晃,几乎栽下马来,被眼疾手快的项庄和易小川一把扶住。

断魂谷内的喊杀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南境军清理战场时的呼喝声和零星抵抗被扑灭的惨叫声。谷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残破的旌旗、丢弃的兵刃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浓重得令人作呕的血腥气。

李钊在亲兵的护卫下,走下峭壁,踏入这片人间地狱。他看着眼前的惨状,脸上并无喜色,只有军人完成任务的冷峻。此役,他以两万伏兵,几乎全歼了三万多骄狂的楚军,仅项羽、易小川带着不足三千残兵侥幸逃脱,而且项羽身负重伤,楚军元气大伤,短期内再也无力对咸阳构成直接威胁。战略目的,已经完全达到。

“将军,是否追击?”副将请示道。

李钊望着楚军逃跑的方向,摇了摇头:“穷寇莫追。项羽虽败,余威犹在,逼急了恐做困兽之斗。我军目的已达,打扫战场,清点伤亡,加固谷口防御,谨防敌军反扑或咸阳有变。”他深知,高要将军的计划到此为止,自己麾下多是步兵,追击骑兵这是痴人说梦,想要立功也不是这么立功的方式,到此为止是最好的,

残阳如血,将断魂谷映照得一片凄艳。这场精心策划的伏击战,以南境军的完胜告终,它不仅重创了楚军主力,更直接改变了楚军跟南境军的战略态势。

烽烟暂歇,尸骸未寒,断魂谷一役的硝烟虽已随风飘散,但其带来的战略地震,却刚刚开始剧烈地重塑整个天下的权力版图。这场战役,绝非一场简单的胜负可以概括,它更像是一道清晰的分水岭,将楚汉相争乃至整个反秦义军与残存秦廷力量的对抗,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复杂微妙的阶段。

战前,楚军携大败高要主力之威,兵锋直指咸阳,其势如燎原烈火,大有一举吞并关中、定鼎中原之气概。项羽与易小川麾下十万铁骑,是悬在咸阳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更是高要心头最大的一块巨石。可以说,当时的战略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楚军手中。

试想,若此战仅以高要的战术性撤退、楚军的战略性“胜利”告终,那么即便楚军暂时退回北地,其对咸阳的威胁也丝毫未减。凭借其强大的机动能力和兵力优势,楚军随时可以再次集结至少五万以上的精锐骑兵,如旋风般南下,兵临咸阳城下。

对于高要而言,这无异于一个随时可能引爆、且无法拆除的地雷。他将被彻底捆死在咸阳周边,必须时刻维持一支不少于五万的庞大野战军团,寸步不离地拱卫京畿。否则,咸阳脆弱的防线随时可能被楚军铁骑撕碎。

更致命的是,由于楚军强大的威慑存在,咸阳周边那些本已望风归附或摇摆不定的县城,高要根本无力、也不敢去有效接收和整合。这些地区将长期处于一种半独立的模糊状态,税收、兵源、粮草均无法有效汲取,使得高要的统治根基始终无法稳固,如同建立在流沙之上。

然而,断魂谷的惊天逆转,彻底改变了这一切。李钊依据高要深谋远虑的布局所取得的这场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