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2章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2 / 4)

诡三国 马月猴年 5548 字 4天前

义,天地可鉴!是在下小人之心了,还请将军看在同乡之谊,恕罪则个!

吴竟巧妙地将动机从游说,或是挑拨,扭转为为同乡前途着想而心急说了错话,试图用乡谊和请罪来挽回局面,缓和气氛。

魏延死死盯着吴竟,似乎余怒未消,半晌才重重哼了一声,摆了摆手,说道:念你初犯,又不明军法,饶你这次!再有一次,定斩不饶!

魏延语气凶狠,但终究是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这让吴景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吴竟重新坐下,用袖子擦拭眼角,语气变得哀伤而真诚:多谢将军宽宏……不瞒将军,在下此次前来,亦是受北地诸多南阳同乡所托。我等流落北地,犹如无根浮萍,日夜思念故土。闻听将军大军至此,如见亲族……只盼王师早日克定,廓清寰宇,使我等能早日归还桑梓,祭拜先祖坟茔……

吴竟开始打感情牌,以漂泊游子的乡愁,引申出忠孝仁义来动之以情。

这番话,听起来合情合理,充满了感染力。

魏延脸上的怒容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肃。他沉默片刻,缓缓道:北伐

中原,靖平汉土,乃大将军之志,亦是我等武人之责。先生与诸位乡贤之意,某已知之。待邺城平定,自有法度安置流民,归乡祭祖,亦非难事。

魏延回答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安慰,又将一切归于大将军之志,丝毫不给人留下任何个人承诺的把柄。

吴竟察言观色,知道此路似乎也不甚通畅,眼前这位魏将军,远比他想象的要难对付。他心念电转,决定再做最后一次试探,方向再次微调。

吴竟脸上露出感激之色,连连点头:将军所言极是,极是!是在下心切了。

他顿了顿,仿佛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双手奉上,此乃离乡时,几位族老托付之物,乃义阳乡祠之一捧土,言道若见得军中乡党,望能转交,以示我等南阳子弟,无论身在何方,根脉不断,心向故土。今日得见将军,便献于将军,还望将军不嫌敝薄。

这一招极其厉害。

一捧故乡土,既是乡情的象征,也暗含着根的提醒……

魏延看着那包泥土,眼神深处终于掠过一丝极细微的波动。

他伸出手,接过布包,入手并不沉重。

良久,魏延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了些许:有劳先生,也多谢诸位乡老……此物,我收下了。

吴竟心中一喜,以为终于触动了魏延,正准备继续以乡情为撬点,继续加大魏延心中的裂痕,却不料魏延接下来的话让他刚热起来的心又瞬间凉了下去,先生远来辛苦,今夜便在营中歇息。我营中简陋,但安全无虞。待过几日,我再派人送先生回旋……这兵荒马乱之地,非先生这等文人久留之所。

这是几个意思?

软禁?

送客?

但是吴景也不能强行说要如何,眼瞅着魏延收下了土,接下了这份乡谊,那么只要还留在军中营地内,便是还有一线机会。

吴竟脸上不敢露出丝毫异样,只能再次躬身:多谢将军厚意,那……在下便叨扰了。

魏延唤来亲兵:带这位吴先生去旁帐休息,莫要怠慢了。

亲兵领命而去。

魏延坐着,看着吴竟的背影,片刻之后冷笑了一声,来人!看好了这家伙!别显露身形,看看他会做什么,又有谁会和他勾连……

亲卫低声说道:将主,你是怀疑……

魏延呵呵笑了笑,看好他,我去找赵都护。

秋日的阳光透过帐帘的缝隙,在地面上切割出明暗交织的条纹。

中军帐篷之中,那些明暗之间,暗尘浮动,宛如人心之中的各种念头,细碎。

魏延大踏步进来,甲叶铿锵作响,直接将昨夜那包泥土和与所谓南阳故